35號鋼管去產能態度堅決 重工業裁員在擴大
日媒稱,中國政府提出了“供給側改革”以解決產能過剩問題。中央政府正在敦促地方政府采取行動。
8月16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,截至7月末,鋼鐵去產能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47%。意在強調中國結構改革正在順利推進。對于2016年4500萬噸的去產能目標,1~7月的完成進度已接近50%,計劃后半年進一步加速推進。
報道稱,地方政府和大型35號鋼管企業因擔心稅收減少和失業增加,對結構調整持消極態度。2016年開年以后,中央政府設置了1000億元的失業保障金,作為裁員的“安全網”。要求各地方政府分別制定去產能目標,再根據去產能成績增加補貼。
為此,地方政府爭相公開了去產能計劃。安徽省提出鋼鐵行業去產能700萬噸的計劃,湖南省則提出了煤炭行業去產能1500萬噸的計劃。據中國媒體報道,這些地方政府的目標總和已超中央。
報道稱,但今后能否順利推進去產能,目前尚不明朗。此次的失業補貼措施原則上以國企為對象。
中國工業界的裁員行動正在擴大。特別是受過剩產能困擾的重工業。以鋼鐵、煤炭和石油等大型國有企業為中心,不少企業出爐了數萬人規模的裁員計劃。在國際社會上,對中國過剩產能導致行情惡化的批評越來越多。在這種背景下,中國已將削減產能上升為國家政策。
首鋼集團將在2016年內在整個集團削減員工1.6萬人,已開始在河北等的工廠征集提前退休者。自飽受亞洲金融危機困惱、全球經濟低迷的20世紀90年代后半以來,首鋼啟動全面裁員尚屬首次。在中國,鋼材產能過剩導致行情惡化,首鋼2015財年(截至2015年12月)出現最終虧損。此外,持續減產的武漢鋼鐵集團也計劃分流4萬人左右,各35號鋼管企業的困境日趨明顯。
報道稱,中國經濟增速放緩,以鋼鐵和煤炭等原材料產業為中心,“產能過剩”問題日趨嚴峻。
裁員的行動也擴大到了能源等領域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也經歷減員。各企業業績均出現惡化,被迫停工以及整合子公司。
在國際社會的批評下,中國強化了加快調整結構的姿態。“供給側改革”也由此被提出。
報道稱,由于中國政府態度堅決,曾經優先保證就業的國有企業也相繼開始裁員。在實施大幅減產的企業中,有很多人進入了暫時休假或者縮短工作時間,下調和拖欠工資的情況也在增多。
報道稱,問題在于結構調整伴隨的負面影響將在多大程度上擴大。如果“供給側”改革進展加快,各國有35號鋼管企業將被迫實施進一步裁員。據中國政府估算,僅35號鋼管業就將有180萬人失業。
文章來源://jp-chudian.com